“巴蜀儿女心向党”文艺演出音乐主创:创新改编 让经典音乐呈现新魅力
《太阳出来喜洋洋》《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东方红》……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都会出现,但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将呈现出新的魅力。
彩排现场
6月25日晚,“巴蜀儿女心向党”——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将在四川省体育馆恢弘上演。音乐作为文艺演出“氛围组”里的重要角色之一,承载着整场演出的情感和审美。对于演出音乐总监彭涛、周瓅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对这些歌曲进行创新性改编,不能让观众有千篇一律的感觉,而是那种‘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周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周瓅
对于一台大型文艺演出而言,高质量的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灵魂所在。所以导演马东风一开始就对音乐提出了高要求。“马导给我们说,‘完整的不行,熟悉的不行,我要熟悉又要不熟悉’。她要的音乐,不是一个歌曲串烧式的,拉通联唱那种。如果是那样,很简单,但是形式上太陈旧。所以马导给我们提的要求,要让观众听到音乐‘感到熟悉,耳熟能详,有亲切感。’但是这种熟悉感里也要有陌生感,新鲜的东西。要在这个熟悉和不熟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达到一种‘最熟悉的陌生人’那种感觉。”周瓅看似相互矛盾的描述,形容出对现场音乐的总体风格要求。“整个音乐团队有10余人,均是有创作能力的音乐人,大家群策群力,根据导演提出的要求,在传统中追求创新,比如将大部分经典音乐都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改编,或者将经典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又或直接原创新歌曲。”
彩排现场
在6月25日当晚,观众或许既能在现场听到《太阳出来喜洋洋》《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东方红》《保卫黄河》等经典歌曲的熟悉旋律,又能享受到现代视听改编下带来的“新鲜感”。此外,还有金钟奖获得者马薇、四川音乐学院声乐教授谭学胜等川籍音乐名家参与演唱。“这次演出的音乐任务,时间紧,任务重。3月底开会,4月底必须交全稿。因为有了音乐才能排练。交稿之后,还有各种调整。有的时候整首要拿掉,重新补充另外一个东西,但大家都毫无怨言。”
彭涛
作为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必然会加入四川元素。“这场演出一方面汇聚了川剧音乐、四川民歌等富有地域特色的音乐,比如把带有藏羌彝元素的四川民歌进行改编,做出新民歌的艺术效果来;另一方面根据不同节目形式,与诗歌、舞蹈、史诗交响乐等交融,呈现出具有史诗感、历史感的风格,确保演员们能够在音乐的陪伴下载歌载舞,讴歌党的百年历程。”彭涛补充道。
孙北驰
音乐的完美演绎,离不开灯光的配合。负责灯光设计的孙北驰介绍说,此次演出因为整体空间比较大,不能像以往的演播厅和剧场那样,只有一个设计思路。“而且因为整台演出分为四个篇章,每个篇章的色彩、色温,灯光的软硬程度,光的质感,要各有差别、凸显特色。比如第一个篇章和第二个篇章,色温偏低,然后亮度也很低,这是跟要表现的环境和历史背景相呼应。到了第三、第四篇章的时候,灯光的色彩就要丰富一些,整个的亮度、照度、色温都提高了。为了分别照顾电视观众和现场观众,对灯光也做了一个区分:做了两套不同的灯光。录制的时候一套灯光,现场演出的时候是另外一套灯光。”
红星新闻记者|任宏伟
摄影|王红强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