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带火排骨年糕,外卖平台搜索量暴涨937%!这些剧中同款美食,侬晓得伐?
随着电视剧《繁花》的热播
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
老上海风情和一众上海美食
也刷足了存在感
剧中很多美食
都是不少上海人的童年回忆
也引发了市民、游客的热烈追捧
(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据了解
近一周
剧中出现的排骨年糕、鸡脚爪、
泡饭、定胜糕、油墩子等上海美食
外卖订单均较开播前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而剧中汪小姐最爱的美食之一
排骨年糕
更是成为外卖搜索的“顶流”
据美团外卖数据
搜索量暴涨937%
外卖订单量周环比增长300%
那么
《繁花》带火了哪些美食?
电视剧爆火还带来了什么?
现象级影视剧如何成功引流?
《繁花》带火了哪些美食?
“没有一个上海人看完《繁花》不想吃排骨年糕和泡饭。”近日,讲述上海年轻人凭借改革开放春风打拼成商业大佬的热播剧《繁花》,大结局了。而吃上剧中各类上海美食的同款,也成为粉丝打卡留念的方式。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排骨年糕在《繁花》中独有的镜头语言,将这道小吃的制作过程呈现得淋漓尽致。从清脆的排骨声,到滚烫的年糕汤,每一帧都仿佛在娓娓述说一段美食的故事。这样的表现不仅唤起了观众的味蕾记忆,更是将这一独特的上海小吃带入了观众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排骨年糕的好奇心。
(图片来源:长江云新闻)
那么,除了“排骨年糕”外,《繁花》这部电视剧还带火了哪些上海美食呢?
“宝总泡饭”
剧中主人公宝总每每应酬后,总要来一碗“泡饭”落胃,剧中称为“宝总泡饭”,这也带动了泡饭的外卖订单量暴涨150%。泡饭是不少老上海人的传统吃法,上海人吃的泡饭分两种,一种是隔夜冷饭加水烧开,还有更简单的直接拿开水泡,配各种酱菜、黄泥螺、蟹糊……就是一顿简单却美味的餐食。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四大金刚”
每天清晨,上海弄堂里飘香的是由大饼、油条、粢饭团(糕)和豆浆组成的上海早餐界“四大金刚”。剧中的汪小姐不仅爱吃排骨年糕,也爱吃香喷喷的粢饭,热烘烘的糯米饭包裹油条,洒上白糖,选上想要的配料,包成圆形状……粢饭团一直是上海人的早餐记忆。葛老师早上买的油条、大饼、豆浆同属上海四大金刚。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光明盐水棒冰、冰砖
汪小姐伤心时的“治愈良药”,一根童年回忆杀“光明盐水棒冰”,还是放在保温饭盒里的,吃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范师傅手里一闪而过的光明冰砖,同样也是元老级网红。主打陪伴的上海老字号光明,这两样可是初代网红,是上海小囡童年的快乐源泉。盐水棒冰鲜甜冰爽,回味微咸;光明冰砖香醇浓郁,厚实又大块。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川沙鸡爪
剧中的菱红全剧啃了不下8遍鸡爪,只要嘴在动,除了鸡爪就不可能吃别的东西。“川沙鸡爪”的熟食店据说是川沙最早一批熟食店,招牌的“大桥红鸡爪”当年可是享誉一方,还被誉为“浦东第一爪”。有辣和不辣2种味道,紧致弹牙,十分入味。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与此同时,在剧中起到剧情推进作用的“霸王别姬”(甲鱼炖老母鸡)、“干炒牛河”,也让商家嗅到了商机。近一周来,在饿了么上线“霸王别姬”菜品的商家订单量增长40%,有不少商家将自己的“甲鱼乌鸡汤”菜品加上了“霸王别姬”前缀。一家粤菜餐厅将自己的外卖菜单上的“干炒牛肉河粉”冠以“宝总最爱”的名号,以吸引食客下单。
《繁花》爆火还带来了什么?
电视剧的热播,不仅仅让一些上海美食火了起来,网络上的直播间、各种外卖App也抓到了这部电视剧的商机。
1月7日,《繁花》中金美林饭店老板娘卢美琳的扮演者范湉湉,做客美团外卖上海神抢手直播间,为剧迷揭晓《繁花》幕后拍摄的点点滴滴,并为直播间观众介绍了众多剧中美食,包括“宝总最爱”的干炒牛河、上海经典品牌小杨生煎的创新菜品等,同时也带来一大批剧迷福利,让消费者可以在刷剧之余,也可以享受更多更高品质、更高性价比的“小吃小喝”。
直播间当日实时在线人数突破历史峰值,主推的“干炒牛河”等菜品,销量日环比上涨200%。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虽说剧中并没有出现品牌的名字,但是被上海人称为“排骨年糕大王”的鲜得来,成为了市民游客打卡同款的首要选择。“即使备货量翻倍,我们云南路总店依然出现史上首次排骨年糕卖空了的盛况。”鲜得来现任掌舵人余杰兴奋地说。15元一客的排骨年糕日销售额超过15万元,创下历史峰值。不仅店内客流络绎不绝,外卖订单更是暴增数倍,中午饭点只10分钟就能接300单外卖生意。
但就算面对这样的火爆,鲜得来也要求门店无论生意多繁忙,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烹饪。油温在200摄氏度时将浆好的排骨平放下锅,炸完30秒后迅速捞出,进行修剪备用,出品时250摄氏度高温复炸20秒出品,这样才能炸出一块外酥里嫩的排骨。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不仅如此,据记者了解,《繁花》中至真园的原型饭店苔圣园酒家预约已经排到了1月中旬。苔圣园位于上海市黄河路上,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工作人员表示,饭店不仅除夕年夜饭已约满,就连平时的用餐也基本爆满,近期不再接受预约。“《繁花》开播后的两三天,我们这里人就开始多起来了。”1月9日,记者在苔圣园一楼接待处看到,服务台上的两台电话铃声没有停过。16时20分,等待着第一批就餐的散客就已经在服务台前排起长队。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现象级影视剧如何成功引流?
如今,影视剧首轮播放收官,带来的打卡热潮还在持续走高。《繁花》的热播带火了上海的美食和各个本地景点,但这并不是影视IP和文旅的第一次“双向奔赴”。2023年,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播出后,作为取景地之一的云南大理又火了一把,当地特色美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剧中尽数展现。《狂飙》中给肠粉、猪脚面的镜头也让当地美食爆火。据了解,在《狂飙》上映后的一周,相关数据显示“广东猪脚面”的外卖订单同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倍,其中广州的广东猪脚面外卖增速更是超7倍。
延伸阅读
大结局?还没完!《狂飙》收官后,这些隐藏的细节被扒了出来……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象级影视剧对于拍摄地和故事发生地旅游热度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同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城市或目的地借助热播影视剧拉升旅游热度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拍摄地或故事发生地的借势走红,第二个层次是目的地的旅游元素在剧中有细致入微的体现,从而带来消费者跟风消费。”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认为,“影视+文旅”就是通过影视IP内容生产对城市审美空间进行重塑、对传统空间认知进行再造,通过“文化动能”驱动城市新型文化文旅文博消费,以城市为载体,用文化引领转变城市的发展逻辑,重塑城市的想象力与品牌力。
(图片来源:长江云新闻)
无论是通过影视剧宣传传统文化,还是通过影视作品呈现城市面貌,影视IP都如新鲜的血液,能够给城市品牌塑造带来新的生命力。要想通过影视作品讲好城市故事,就要把情融入景,把史刻入景,把文化载入景,让内容和文化实现双向奔赴。
一座城成全一部剧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影视与旅游的彼此联动
再一次印证了“影视IP”
对文旅的正向价值
你看《繁花》了吗?
在剧中还发现了哪些隐藏美食?
你记忆中还有哪些上海美食?
评论区和小编说说吧~
来源|上观新闻、长江云新闻、新民晚报、澎湃新闻、搜狐新闻、封面新闻、海报新闻、网易新闻、文旅建设指挥部等
编辑|杨笛
责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