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0部作品上榜!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时间 • 2025-11-03 07:42:24
谣言
网络
辟谣

“网络谣言七大套路,你都踩过哪些坑?”“如何粉碎网络谣言的千层套路?”“AI诈骗来了,如何防?”……近年来,在此起彼伏的热点舆情事件中,网络谣言持续出现,尤其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造谣成本。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网络环境,如何进一步提升全民识谣辨谣能力?

7月5日,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发布会在四川成都举行。红星新闻记者在会上获悉,共有60部作品获评为优秀辟谣作品,分为“文字类”“图片类”“动漫音视频类”“重大辟谣专题”四个类别。其中,来自四川省的《“天府新区将建2200米大楼?”?纯属谣言》《网络谣言的罪与罚》《新包公断案》《揭穿视觉贫困谎言》等10部作品上榜。

据了解,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征集活动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共收到1700余家单位和个人报送的2600多部作品。经过作品初审、网络投票、专家复审和综合评定,最终推选出《社保卡有四种颜色?看这篇,拒绝误传!》《条漫:新“武松打虎”》《大魔术师》《三星堆问答》等60部优秀辟谣作品。这些作品聚焦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在揭示谣言套路、传递事实真相、创新辟谣方式、提升传播效果方面发挥良好示范作用。

“突发事件以及科普类、医疗卫生领域都很容易滋生谣言。去年,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省委网信办牵头创新推出了‘1+5+N’的联动辟谣机制,全省有三百多家单位参与。”四川省委网信办网络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敏介绍。

一组数据是,2023年,成都网信部门与各地各部门积极联动,保持线上权威辟谣和线下依法打击协调同步,累计发布各类辟谣作品318件,全平台阅读量超1.3亿,其中《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清朗网络从我做起》等作品成为爆款并被上级网信部门评选为辟谣优秀作品,成都公安部门处置“武汉小学生校内被老师开车碾压致死家属获赔260万”谣言案件被中央媒体报道并入选公安部十大打谣案例。

成都以“成都网络辟谣”平台为抓手,助推权威辟谣信息矩阵化传播。目前,“成都网络辟谣”账号矩阵粉丝量持续增长,总粉丝量已有60万人,影响力持续攀升。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成都将持续推出更有创意、更有网感的特色辟谣产品,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公益宣传活动,不断壮大更具有成都辨识度的辟谣之声。

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四川)

文字类

《三星堆挖出酷似“飞碟”青铜器?AI梗图别信|三星堆问答》

作者: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封面新闻

《“天府新区将建2200米大楼”?纯属谣言》

作者: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

图片类

《一条谣言的诞生之路》

作者: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检察院

《条漫:新“武松打虎”》

作者:四川省南充市委网信办

《“诈骗新剧本,这些都别信!”系列宣传海报》

作者:看度新闻网

动漫音视频类

《网络谣言七大套路,你都踩过哪些坑?》

作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毛樱、王伟、郜永倩、刘忆)

《网络谣言的罪与罚》

作者: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人民检察院

《新包公断案》

作者:四川省烟草专卖局

重大辟谣专题

《揭穿视觉贫困谎言》

作者: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封面新闻

《三星堆问答》

作者: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封面新闻

红星新闻记者吕佳羽摄影报道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