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动食品企业风险分级与信用风险衔接,严重违规企业将受信用惩戒

时间 • 2025-11-04 10:43:46
风险
食品
监管

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市场监管系统全面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王铁汉在回应食品安全如何落实《意见》要求时表示,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建立了四级的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将食品企业的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四档,并据此确定检查的频次、内容、方式。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推动食品风险分级与信用风险分类的有效衔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王铁汉

王铁汉说,食品安全的的确确是天大的事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向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同时,我国是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拥有近1700万家食品生产经营者,有14亿的消费群体和每天近40亿斤的消费量。面对超大规模的市场、天量的监管对象,借助信用手段提升监管效能,保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已经成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共识和有力抓手。

王铁汉介绍,对于食品安全领域的信用监管,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开展了信息归集公示、信息档案建设、信用联合惩戒等重点工作。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和“黑名单”制度等方面也做了探索,为信用与食品安全监管深度融合积累了一定经验。这次《意见》出台,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理念和方式拓展到市场监管各个业务领域,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好信用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信用风险分类的结果共享共用,数据库里汇聚了多个条线、多个部门、多个数据,能让失信企业无处遁形,倒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强化主体责任的落实。根据信用风险的分类结果,监管部门靶向发力、直击失信者的痛点,把有限的监管力量更多集中到风险较高以及违法失信的主体上。对守信者树先进、强褒奖,利用市场机制作用放大诚信企业的口碑效应,实现优胜劣汰。对失信无良企业,将坚决予以打击,出重拳、强震慑、利剑高悬,让不法分子违不起法,甚至不敢不想违法。

王铁汉介绍,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建立了四级的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将食品企业的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四档,并据此确定检查的频次、内容、方式。比如:对于故意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的,连续2次以上监督抽检不合格的,不按规定进行产品召回或者停止生产经营的,拒绝、逃避、阻挠执法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的,或者拒不配合执法人员依法进行案件调查的,一律上调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对于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企业,直接定为D类。对信用状况差的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将大幅提高抽检和检查的比例、频次,一旦发现问题,坚决从严从重从快惩处。

王铁汉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意见》的精神,进一步推动食品风险分级与信用风险分类的有效衔接,对监督检查结果及行政处罚的信息,全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布,并对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企业和个人,实施信用联合惩戒,会同相关部门在准入、融资、信贷、征信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使失信者、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付出沉重的信誉代价、商业代价。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