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要打破技术工人职业发展“天花板”“隐形门”,提高技能人才待遇
2022年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有关情况。吹风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表示,当前劳动者不愿当工人,技能成才、技能就业吸引力不足的问题现实存在。为了不断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的技能人才队伍,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在《规划》当中专门就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完善技术工人的整个职业发展通道。要打破目前的“天花板”“隐形门”,形成技能人才的纵向职业技能等级阶梯,探索拓展技能人才“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横向是技能人才和专技人才等相应的人才可以贯通发展。
二是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全面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并且要将评价结果和使用、待遇挂钩。目前,全国已经遴选了3100多家第三方社会评价组织,有11000多家企业已经备案开展自主评价。
三是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推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这个重要文件落实、落地落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推动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探索技能激励办法。
四是加强对技能人才的表彰激励。完善以国家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在各级各类表彰当中的倾斜力度。要做好目前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而且要给他们更高的待遇。
五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要为技能人才搭建展示精湛技艺的平台,促进技能人才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他们创造出彩的机会。
刘康指出,与此同时,人社部门现在还在推动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这种新型学徒制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对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推动后辈技能人才的成长。
红星新闻记者严雨程北京报道
编辑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