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11月金融统计数据,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专家:更多提振市场信心政策或出台
12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统计显示,11月我国M1和M2余额均有所增长,信贷投放和非标融资维持了一定的景气度。同时,11月人民币贷款以及存款余额也有所增加,其中11月住户贷款增加2627亿元,而住户存款增加了2.25万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认为,11月地产销售未见明显好转,后续在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活力等方面,或仍有诸多政策将出台。
↑中国人民银行杨雨奇摄
11月M1和M2余额均稳定增长
《报告》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9个百分点。
↑央行官方公众号截图
对于M2的稳定增长,温彬分析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力下,信贷投放和非标融资维持一定的景气度,有助于拉动M2增速;另一方面,稳增长基调下,央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财政存款减少3681亿元,环比少增1.51万亿元,助力M2增速维持在高位。
同时,《报告》显示,狭义货币(M1)余额达到66.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末低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当月净投放现金1323亿元。
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
专家:11月地产销售未见明显好转
《报告》的统计结果显示,1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18.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1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0.7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596亿元。分部门看,其中住户贷款增加26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2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03亿元。
根据居民贷款情况,温彬认为,11月地产销售未见明显好转,一系列稳地产举措效用的发挥还将集中体现在供给端,购房者观望情绪仍浓,1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幅度仍大,但稳地产政策实质转变下,政策效果有一定的显现。
此外,《报告》还显示,在新增贷款总量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也增加了88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36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4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99亿元。1-11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91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
此外,11月末,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7690亿美元,同比下降19%。当月金融机构外币贷款减少205亿美元,同比多减151亿美元。
在温彬看来,11月新增信贷基本维持平稳。他分析指出,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少增596亿元,环比增加5948亿元。其中,企业贷款仍为新增信贷的重要支撑。
数据显示,11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超8000亿元,同比增加3158亿元,环比增加4211亿元。在温彬看来,这受益于11月我国召开了年内第三次信贷形势座谈会,提出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发挥“头雁”作用,主动靠前发力。
同时,稳地产进入更务实阶段,随着“金融16条”出台,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三箭齐发”,各银行积极与重点房企批量签订意向性大额授信;此外,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释放5000亿元长期资金支持信贷发力稳增长,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在降准拉动、低基数效应和基建、制造业、地产等重点领域发力下,对公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仍维持较高的景气度。
另外,票据融资增加的幅度较上月小幅回落,温彬认为,这反映出本月信贷投放情况平稳,明显好于10月。
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1.6%
专家:更多提振市场信心政策或出台
《报告》统计显示,1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6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3个百分点。
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976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368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680亿元。
11月末,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8621亿美元,同比下降15.3%。当月金融机构外币存款减少20亿美元,同比多减63亿美元。
“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疫情反复和预期不稳对宽信用形成持续扰动,需要稳增长政策不断加力以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并带动信贷和社融平稳扩张。”温彬说。
温彬指出,11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地产支持政策全方位发力、各项重要会议积极定调,以及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市场预期快速扭转,有助于在外需回落背景下支撑内需有效修复。
后续,温彬认为,在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活力等方面或仍有诸多政策出台,继续推动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结构性政策支持领域的信用扩张,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1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300万亿
专家:企业直接融资同比大幅下滑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12日下午,央行还同步发出《2022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其中显示,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
具体来看,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0.99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07万亿元,同比下降9.9%;企业债券余额为31.6万亿元,同比增长6.3%;政府债券余额为59.91万亿元,同比增长15.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0.49万亿元,同比增长13.1%。
从结构看,1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5%,同比高0.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6%,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2%,同比低0.3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5%,同比高0.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同比高0.1个百分点。
对于11月的融资情况,温彬分析认为,11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083亿元。其中,企业债券融资、政府债融资和表内人民币贷款是主要拖累项。
同时,温彬指出,11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6520亿元,同比仍少增1638亿元,但国债拉动下,环比增加3729亿元。11月中下旬债市大幅调整,基准利率快速上行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企业债券取消发行较多,企业直接融资同比大幅下滑3410亿元。
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吴阳
编辑彭疆余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