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半年多被停机数十次,女儿投诉近百次难解决 运营商无故“停机”为何频发?

时间 • 2025-07-14 11:59:57
女士
先生
电信
八旬老太半年多被停机数十次,女儿投诉近百次难解决 运营商无故“停机”为何频发?

正在使用中的手机被运营商突然停机了,理由是系统监测到用户有“涉诈”的异常使用情况,若想恢复使用,则必须进行二次实名认证。

近年来,不少手机用户都遇到了这样的“闹心”事,当找到运营商询问原因时,运营商则表示这是系统监测到手机号有参与电信诈骗的嫌疑,暂停机主使用是“为你好”。然而,机主们则认为,以“保护”的名义侵犯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可取。


女儿很焦虑每天验证母亲手机是否被停机

“那是我母亲的救命号码,他们说停就停!”日前,石女士讲述了发生在她母亲身上的停机遭遇。

石女士介绍,她80多岁的母亲原先在陕西省宝鸡市的老家生活,尽管老人身体还算硬朗,但在外地工作、安家的子女们不放心,“所以我们子女轮流把她老人家接到身边照顾。”石女士说,2023年5月,母亲在弟弟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后,被她接到了广西自治区桂林市。

石女士说,2023年12月10日,出差在外的她担心在家的母亲,拨打老人的电话意外地发现停机了,“一开始我以为是欠费了,就给充了100块的话费,结果再打还是停机。”石女士介绍,于是她拨打了电信客服查询原因,经查,老人所用的手机号里还有225元话费,但被电信工作人员告知,电信与反诈中心有联动,因石女士母亲的号码被监测到异常使用情况被停机了。

为了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并申请快速恢复通话,石女士先后联系了客服、客服经理、总经理热线等,但得到的回复都是无法马上复机,而石女士又得到另一个让她后怕的情况,老人的手机11月底就已被停机了,“老人也不知道咋回事,也不太用,停机了也不知道,关键是这是我妈的救命手机啊,有啥紧急情况不能及时联系后果不堪设想!”石女士表示,在被停机前后他们没有接到任何电话或者短信提醒。在多方交涉,并充分说明老人年龄太大,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后,才艰难复机。

“但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恢复不到一天时间,号码又被停机了。”石女士说,她再次联系电信客服,得到的回复是因为老人的号码是在陕西宝鸡办理的,需要老人本人带身份证到陕西的电信营业厅办理开机业务。石女士再次告知对方老人年龄大的情况。在多次拨打客服电话后,宝鸡电信的一名工作人员联系到周女士,加了微信,要求石女士发送了委托书、老人的身份证照片,由她帮忙办理,“确实办理成功了,但又是不到12小时,又给停了。”

石女士就停机事宜与电信客服加微信沟通后被拉黑

这次,周女士愤怒了,她打了宝鸡的报警电话报了警,并专门联系宝鸡反诈中心核实情况,“反诈中心说对我母亲的号码没有做任何限制处理,让我继续找运营商。”石女士说,她又开始和电信沟通,提出索要电信技术部门了解具体停机原因,但对方拒绝提供。

然而,在你来我往的纠缠中,最让石女士无语的事情发生了,“除夕晚上,我母亲正和我舅舅通电话,突然电话断了,再打发现,手机号又被停机了。”石女士认为,中国电信的做法已经严重侵犯了他们作为用户的合法权益。

石女士母亲的手机三番五次被莫名停机

石女士说,之后她将此事向中国电信全国服务监督电话反馈,并多次拨打陕西省便民服务热线12345,“但每次都是转办到宝鸡电信,他们除了道歉说对不起,结果是该停机还是停机。”

石女士说,对停机原因,电信部门工作人员一会儿说老人打电话太频繁了,一会儿又说通话时间太长了。然而,石女士查询了老人的通话记录,“一个月不到10个电话,通话时长200多分钟,那怎样使用才算正常呢?”石女士表示,自2023年11月27日第一次停机,至今已经反反复复停机复机数十次,最长的一周多,最短的12个小时,如今她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强迫性地要验证一下母亲的手机停机了没有。

“我们也考虑过换手机号,但老人这号用了很多年,有着很多绑定,还有跟很多的老亲戚、老朋友、老同学、原单位之间的留存,改起来相当麻烦。”石女士说,这件事已经困扰了他们半年多的时间,她始终搞不明白,她近百次的投诉仍未搞清楚,为什么要停机?哪个部门停的机,中国电信作为运营商对用户的服务体现在了哪里?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电信部门仍未能给石女士一个说法,“我还整天提心吊胆的。”


无通话、信息记录手机号被判定涉诈,用户拒绝再次认证被强制停机

用惠先生的话讲,他的遭遇则显得很是“无厘头”。

惠先生介绍,大概是2023年八九月份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他需要办张电话卡绑定微信,“当时是去的西安市龙首村电信营业厅,实名制办卡,并且应他们工作人员要求观看了反诈视频,还签了名字。”惠先生说,他当时跟工作人员说得很清楚,只是绑个微信,使用的套餐也是最低的每月5元的套餐。

然而,2024年3月的一天,惠先生收到了一条来自营业厅的短信,称其涉嫌诈骗,需要将电话卡停机,重新进行实名认证。“就觉得非常纳闷,我的那张卡基本处在关机状态,没打过电话,没发过短信,是什么理由认定那张卡涉嫌诈骗的?”

短信截图

带着疑问,惠先生联系了电信客服,“他们告诉我说是大数据判定的,我需要配合他们的工作。”惠先生说,工作人员告诉他,对方会给他发送一个链接,他通过该链接重新进行一次实名认证。惠先生果断拒绝,“我告诉他们说,我可以配合他们工作,但不能无理取闹,我连电话都没打过,你却告诉我诈骗,我坚决不认可。”惠先生说,对方态度很强硬,表示他不认证的话只能停机了,之后就果然停了机。

惠先生说,停机半个月后,他开始拨打12345申诉此事,但事情的发展却更令他啼笑皆非,“我每次打12345,都会交办到电信,然后电信会回访我让我配合他们工作,我拒绝他们,他们就以我不配合为由回复12345,我的投诉也就此‘结案’。”惠先生说,中国电信和12345的处理意见就是他作为用户不配合他们的工作,“我想不通的是,他们无权给我的号码停机,我没有欠他们费用,没有违法,我是电信的一个正常用户啊!”

惠先生表示,电信工作人员告知他,电话号码被判定涉嫌诈骗的状态是因为长时间“沉默”。惠先生不予认可,他曾在事发后咨询了律师,得到的回复是他没有违反法律的行为,“我是搞销售的,如果他们说我用于销售的电话被判定涉嫌诈骗还有情可原,毕竟可能电话多了、打时间长了,有可能是他们说的所谓异常现象。”

在多次交涉中,惠先生都会要求电信工作人员提供“涉嫌诈骗”的证据,但对方提供不了,且始终坚持“你不按要求二次认证,你的手机号就不能恢复使用”的态度,而他的这张电话卡就此一直处于停机状态,事情僵持下来。

“既然说我涉嫌违法,那就拿出证据来。但三个多月100多天过去了,他们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我涉嫌违法了。”7月25日,惠先生表示,这期间他和运营商多次沟通过,但对方客服的回复是统一话术,几乎每次的通话都是一样的内容。惠先生说,既然对方证明不了他违法,那么在这个停机关系中,就应该是运营商违法了,而且还需要他这个合法用户去配合运营商的不法行为,“这个是目前我不能接受的!”


正联系业务,手机突然被双向停机,刚揽的工程“黄了”

而张先生则是在几年前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张先生在郑州开着一家建筑公司,2022年3月经过多方努力,他揽下了重庆一个5000万立方米土方项目工程,为了最终拿下该项目,他于3月下旬专程赶往重庆,与项目甲方进行了多次洽谈,双方相互考察了多次,终于签订合同。

甲方要求他一个星期内必须把所有车辆上齐,所以签了协议后,张先生未急于赶回郑州,而是在重庆就地联系车辆。张先生表示,由于土方量大,需要车辆数量较大,他那两天用手机打了不少电话。然而,就在各项工作逐渐就绪的关键时候,却出了问题。

“我的手机突然收到中国移动10086发送的一条短信,说号码使用异常,给停机了。”张先生说,这次停机并非像平时欠费什么的仅是不能拨打,而是双向停机,不能打也不能接,而他的这个号码是自己身份信息实名办理的,平时多用于联系业务,绑定所有个人银行卡和公司公账发票等信息,从未欠费。

手机被双向停机,自己一下子就成了“信息孤岛”,对外联系不了业务,别人也联系不到他了。情急之下,他赶紧联系了郑州移动公司,说明情况,恳请他们帮忙开机。然而,对方却表示需要身份证件和人脸识别,否则没法恢复使用。

张先生表示,手机的停机不仅中断了他正在联系的工作,就连此前联系好的车辆也因与他失联而停在半路,或掉头走了。那些车主联系不到他,就联系到他的家人,让赔偿产生的费用。张先生说,由于工程所需车辆数目巨大,这么一打岔,更换手机号再一一打回去也来不及,因此在甲方要求的时间内,他无法兑现车辆上齐的承诺,耽误了工程进度,甲方最终选择作废合同,终止了与张先生公司的合作。

为了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张先生第一时间联系了反诈中心,但被告知他的手机号没有被监控到任何违规行为。这个结果让他很困惑,既然如此,那么移动的10086为啥会以反诈中心监控到违规的名义,双向停了他的手机号?于是,他开始投诉此事,多次致电移动客服,希望对方给他一个明确的违规使用的证据,但移动工作人员除了不停道歉,却提供不了任何证据。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何南编辑吴一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