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给你存着!”压岁钱到底算谁的?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春节假期结束了,而过年期间“小孩子的压岁钱算谁的”话题备受大家关注,还曾一度上了热搜,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对于这个话题,小编深有体会。压岁钱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到过年的时候,小朋友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收到压岁钱,小编小时候也不例外。记忆中,过年时村子里都是热热闹闹的,小编一大早就会跟着妈妈去亲戚家拜年,收到来自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等亲戚的红包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一回到家,压岁钱就“充公”了,而且理由多种多样:“这么多钱容易丢,爸妈帮你保管”、“开学给你交学费”、“长大以后都给你”!……
相信不少人都跟小编有类似的经历。前两天,山东青岛就有一个6岁男孩上上(化名),他把自家的柜子用白色胶带封了起来。↓↓
上上说
那个柜子里有6000元压岁钱
“我问哥哥偷不偷我的钱,
哥哥说偷,晚上偷。”
加之妈妈告诉他
“我的钱就是她的钱。”
上上担心被弄混
更担心这笔钱的安全
于是自制“封条”将它们锁了起来
最终
妈妈和哥哥保证不再打它们的主意
并且劝说这笔钱以后可以用来“娶媳妇”
最终获得了孩子的同意
将柜子“解封”
压岁钱到底归谁?
对于这一问题,网友议论纷纷——
不少网友吐槽,自己小时候的压岁钱都被爸妈以“先帮我存着”的理由收走了。
也有网友表示,压岁钱都是父母和亲戚朋友的人情往来,拿走很正常。
还有一些网友表示,妈妈虽然把自己的压岁钱收走了,但是会帮忙存起来,用于将来的学费和生活费。
民法典中有规定
关于压岁钱到底归谁、由谁支配等问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给出解答。
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应当归受赠人所有。
我国民法典第657条对赠与合同进行了规定,即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此外,民法典第19条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把上述规定结合起来看就是,接受长辈的压岁钱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可以独立接受;在把压岁钱拿出来交到对方手上后,这笔钱就是别人的了,这个“别人”就是受赠人。
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受到不同限制,只能从事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也就是说,虽然压岁钱归小孩子所有,但是,小孩子不能随意消费或者支配:如果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如果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仅能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购买大件用品或者大额打赏主播等,这些都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
父母要妥善保管未成年人的财产,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要从压岁钱中优先支付。
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应当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不得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压岁钱归未成年人本人所有,他(她)可以委托父母保管,父母不能据为己有,也不能单纯为自己消费。当然,如果父母想用压岁钱为未成年人购买供其本人使用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给孩子报辅导班等,则不在法律禁止之列。
此外,民法典第1188条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对他人构成侵权,比如将别人打伤、磕坏了别人的门牙、毁坏了别人的玩具等,则应当从未成年人本人的压岁钱中优先支付,剩下的再由父母赔偿。
孩子的压岁钱怎样“保管”好?
把压岁钱都给孩子,怕孩子乱花钱,不把压岁钱给孩子,又怕孩子心里不乐意,到底怎么办才好呢?有法官给出了以下五条建议:
1
存银行、买保险
到银行给孩子办理专属银行账户,将孩子的压岁钱都存银行,积少成多,从小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除了存钱外,还可以为孩子买保险,切实地将压岁钱花在孩子身上。
2
用压岁钱作为学习的开支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将压岁钱存起来,作为自己的学费或者是兴趣班等未来活动的资金。这样,孩子可以把金钱和自己的成长、兴趣、梦想联系起来,还可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责任感。
3
用压岁钱建立小小图书馆
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对孩子而言必然是百利无一害的,所以不妨用压岁钱给孩子和家庭置办一个小小的家庭图书馆,让孩子自己选购图书,培养读书的兴趣,还告诉孩子这是用他的压岁钱构建的图书馆,培养孩子具有主人翁意识。
4
用压岁钱制定年度家庭计划
以压岁钱为年度预算,与孩子一同制定年度旅游计划,地点、项目等由孩子主导,爸妈帮助完成,增加孩子的参与感,对孩子的思维、独立、策划能力都将是很好的锻炼。
5
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的爱心
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爱与祝福,让孩子明白压岁钱内涵的同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拿一部分压岁钱来给长辈买生活用品和小礼物、给朋友买生日礼物,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学会分享。
长大后
或许爸爸妈妈
并没有把许诺的压岁钱给我们
但其实那一点一滴
早就汇成了一份份亲手做的早餐
一个个关心温暖的电话
一件件精挑细选的新衣服……
压岁钱背后满满的心意和美好的祝福
才是最珍贵的!
来源丨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法制日报、新华社、中国经济网
编辑丨慈超楠责编|康轩山
主编丨蒋琳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