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区生产总值超十分之一 康养产业成为攀枝花转型发展新动能
1月18日上午,第五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开幕。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健康中国,康养产业做什么”,旨在加速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落实,展示“健康中国”战略新成就,探寻康养产业发展新坐标。此次论坛主要以“云论坛”的形式举办,通过云展馆、云直播、云发布、云资讯等内容,全方位呈现此次康养盛会。
论坛开幕现场周良摄影
早在2010年,攀枝花就率先提出了“康养”概念。2014年12月,攀枝花举办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形成了“北有秦皇岛,南有攀枝花”的康养品牌效应。2016年成立全国首家国际康养学院,2017年率先发布康养产业地方标准,2019年成立了全国首个康养产业发展局,2020年启动实施康养“5115”工程。
在论坛开幕式上,攀枝花市康养产业标准体系和监测制度正式对外发布。本次发布的《攀枝花市康养产业标准体系》由攀枝花市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研制,按照“急用先立、需求导向”原则,历经4年3批次研制,目前共推出99项。按体系结构看,包含康养产业基础通用标准16项、康养产业供给标准70项、康养产业支撑标准13项。按标准层级看,集成《保健服务通用要求》等国家标准18项、《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等行业标准15项、《攀枝花市疗养型康养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63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等部门规范3项。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监测制度》历经4年探索形成,2020年7月,正式获批成为四川首个康养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康养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增加值核算方法、监测报表、主要指标解释四部分组成。监测显示,2019年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实现增加值108.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8%,康养产业成为攀枝花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目前,攀枝花已获评全国呼吸环境十佳城市、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排行榜50强等,成为首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如今,每年到攀枝花的康养人群超过20万人次,全市接待游客总量年均增长14%。
红星新闻记者江龙
编辑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