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还不如监狱,监狱没人打我”

时间 • 2025-07-25 05:12:24
一次
家庭
媳妇
建国
自己

阡陌的述说2021.02.08阡陌的述说2021.02.08

09:47未知来源

播放

2020年12月21日,张建国、张建军哥俩为父亲张茂荣办了周年忌日。

除了悼念父亲,兄弟俩还要筹划到哈尔滨探望母亲

母亲韩芳在黑龙江省女子监狱服刑,罪名是故意杀人——一年前,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兄弟俩刚刚祭奠过的父亲张茂荣。

在黑龙江省嫩江市联兴村,张茂荣、韩芳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打结婚时起,张茂荣就对韩芳长期家暴。50年来,这已成为村里人尽皆知的秘密,但亲戚、邻居、村干部甚至派出所,谁都没能制止这场暴力。

“如果今天我不杀死他,他可能会杀死我”

张茂荣对韩芳最后一次拳脚相加是2019年12月20日晚。那天晚上9点多,张茂荣说自己因为赌博被判了刑,韩芳却没有花钱把他“抽出来”。为此,他殴打、谩骂韩芳直到凌晨2点,还让她出去借钱:要是借不到钱,他就把韩芳、儿子、儿媳、孙子全杀了。

过去50年,类似的殴打、谩骂始终在张茂荣与韩芳的家中上演。那是一处位于联兴村东头的院子,四间总共20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一字排开,大红色的屋顶下,外墙是一水儿的白色瓷砖,几扇窗户几乎占满墙面。屋门口有一副瓷砖镶嵌的红底黄字对联: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

与村里其他人家不同,张家前屋的窗户是焊死的,后屋窗户外安上了插销,只能从外面打开。卧室门边加装了一副锁具,屋里还有一条拴过狗的铁链——晚上睡觉时张茂荣用它拴锁韩芳。

在长子张建国的印象里,2019年12月17日,母亲韩芳与自己通过一次视频电话,商量怎么从家里逃出去,她说:“儿子,咋整啊?我娘家也没啥人,不能把我接走。”当时临近年关,张建国想着过完年再说。但韩芳没聊几句就挂了,原因是“疯子回来了”。

事后回忆,张建国认为这是母亲最后一次对外求援,仅3天后悲剧发生了。

“那时候村里哪有离婚的?”

在亲戚们的印象里,韩芳性格开朗、随和,总是梳着一头短发。张家卧室衣柜上至今贴着韩芳年轻时的照片:她穿了一件格子衬衣,最上面一颗扣子系得紧紧的。眉眼五官中规中矩,算不上美丽,但周正大方,微笑时露出的牙齿洁白整齐。

韩芳的妹妹韩琴说:“我姐下狠心说过要离婚,后来自己又心软了,那时候村里哪有离婚的?父母对姐姐也是劝和不劝离,说打仗归打仗,日子还得过,说女人如果带着孩子再结婚,孩子也会受委屈,而且我爸觉得张茂荣是我姐自己相中的,离了婚面子上过不去。”

在韩琴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后,家族中9个叔伯姊妹陆续结婚,日子都过得挺好,韩芳是极少数例外。从那时起,韩芳挨打后很少逃回娘家,她对韩琴说过,不幸的婚姻会让自己在姐妹中抬不起头来。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因为赌博,村里人与张茂荣熟识的不多,也很少一起做事。除了在家打媳妇,大家对他的印象还可以,他与人也没什么矛盾。

在打媳妇的事情上,村里的老人早已见怪不怪,家里家外、院子、村道、江边、农田,张茂荣都打过韩芳。起初,村里人见到张茂荣打人还会上去劝劝,但谁劝张茂荣就冲谁发火,嘴里骂骂咧咧。

同村的张希军媳妇与韩芳关系不错,一次韩芳想要出逃,提前把衣服藏在了张希军家的柜子里。邻居陈姐记得,张茂荣知道后提着斧子找到张希军家,劈碎了柜子,撕坏了希军媳妇的衣服,还对希军媳妇棍棒相加。

打那以后,村民看见张茂荣打韩芳更不敢管了,认为那是人家两口子的事。村民老温说:“看行咱就劝,看不行就当没看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是家庭内部矛盾”

张茂荣家往东,步行五分钟就是联兴派出所。30多年前,挨了打的韩芳曾到这里求助。一年前的冬天,她再次拉开派出所深蓝色的防盗门,自首报案。

韩芳因为家暴报过两次警,联兴派出所的民警把它当做家庭纠纷处理,到家里劝劝就回去了。2019年是张茂荣家暴最严重的一年,儿子张建国替母亲报了两次警。其中一次是张茂荣在张建国的汽修店二层打韩芳,张建国听到后把父亲拉了下来,打得并不严重。当时,嫩江市铁西派出所接警后派来3个人,劝了劝,留下一句“你们这是家庭矛盾,我们解决不了。”

韩芳曾多次向家人、村里人求救,向警方报案,但外界支持一次次失灵。最终,她在绝望中杀死了自己的丈夫。2019年12月21日凌晨,韩芳用擀面杖击打熟睡中的张茂荣,致其发生脑疝死亡。

2020年10月26日,嫩江市法院判决韩芳犯故意杀人罪,但张茂荣曾对韩芳长期虐待、家暴,致韩芳发生持久性人格改变,作案时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且韩芳具有自首情节,故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在广大农村地区,像韩芳这样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不在少数。根据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5.5%的女性明确表示遭受过配偶殴打,其中农村和城镇分别为7.8%和3.1%。

现如今,即便法律法规是保护家暴受害者最强有力的武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事后的保障很难在第一时间帮受害者逃离家暴。妇联、反家庭暴力协会等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家暴事件的干预力度,第一时间为受害者提供保护和援助,让家暴受害者在暴力面前不再孤苦无依。

面对家暴,每一个人都应该勇敢面对,诉诸公开渠道进行维权,而不是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观念,不断容忍、妥协和退让。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法制视界、半月谈(文中人名为化名)

主播|李海洋编辑|陈春晓

责编|康轩山监审丨钟倩